•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APP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广电 > 台网互动专题 > 小记者大世界 > 最新资讯 正文
青岛电话家访连线万户家庭 为孩子减负"实话实说"

2014-09-17 16:13  来源: 青岛晚报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今晚起到30日,山东青岛市教育局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开展2014—2015学年度青岛市普通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工作。每天18:30—21:00,由12340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学生家长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作业量、是否存在有偿家教等11项内容。记者从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了解到,全市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都被输入在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系统中,并根据年级自动分类,访问时,系统随机选取家长的电话号码。

  小初高中各抽样一个年级

  本次监测年级为小学四年级、初中八年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各区市按照每个年级学生400人抽取样本。局属各普通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按照每个年级学生200人抽取样本,200人以下的年级学生全部参加。监测采取分区市和学校随机抽取学生家长电话号码进行访问的方式,由访问员按照调查问卷逐项电话访问,边访问边记录。随访结束,由市社情民意中心提供汇总分析结果。

  访问内容包括到校时间等

  访问的内容中包括:学生在校的作息时间。根据要求,小学、初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高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00,上课时间不早于7:30。教育局解释,学生在校作息时间指学校统一要求、所有学生应当遵守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体统一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学生家庭作业量各有限制

  学生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学校节假日安排方面,学校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学生作业量方面,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高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

  随访还将询问家长购买教辅材料和学校的班级设置情况。根据要求,小学、初中配套练习册通过政府采购随教材免费发放,普通高中教辅材料由学校选用工作委员会从省定目录中按照每科1套的原则向学生推荐,学生自愿购买。

  问题加说明家长更易回答

  15日晚,在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大厅里工作人员们忙着与接受随访的家长问答。 “您好,打扰了,我是青岛市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访问员。受青岛市教育局的委托,想了解一下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可以吗?”在主体问答部分,家长只需要回答选项,比如小学的问卷部分,“学校统一要求您的孩子早晨几点到校?是7:30分以后还是7:30分以前? 1是7:30以后(含7:30),2是7:30以前。”家长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认真。记者看到,今年的调查问卷多了详细解释,比如问学生统一到校时间,工作人员会解释统一到校时间是学校要求的到校时间,学生写作业的时间不包括自主预习、复习等。与去年相比,家长在回答的时候更明晰。禁有偿家教家长说效果好

  因为教育局在开学初向每个家长发放了一封信,提示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将进行电话随访,大多数受访家长很配合调查员的问卷。 “去年调查的时候,很多家长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拒绝回答问题,或者一再核实身份,今年这种情况很少了。”青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夏青说,第一天调查,家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的作业量和睡眠时间上。关于有偿家教的调查,许多家长表示这个学期感觉有偿家教的风气刹住了。有家长直接表示:“没有有偿家教,我们问过老师,说不办辅导班了。 ”

   希望调查实情为学生减负

  “开学初的家长会老师培训过我们。 ”一位中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老师说,如果有教育局的人打电话问孩子写作业到几点,你们就说每天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完了,问你们孩子几点睡觉,就说十点。 ”这位家长说,孩子才刚开学,作业紧赶慢赶就写到晚上10点半,“教育局的想法是好的,学校的做法也是为了孩子成绩能提高上去,做家长的夹在中间很为难。 ”

  还有的家长表示,“按照教育局有关睡眠时间的标准,大多数孩子都做不到。高中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高中上课时间是7点半,加上去上早自习,大概7点到校,就算是离家近的孩子也得6点起床,这样推算孩子晚上10点就要睡觉,怎么可能! ”

  采访中,所有家长都表示这种调查很有必要。学生家长刘先生说,“希望我们的信息能帮助教育局制定出更合理的管理办法,减轻学生负担。 ”

文章来源:青岛晚报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鲁ICP备10203798号-1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