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海小学、初中体育课今秋起将“变脸”
2014-07-23 11:10 来源: 青年报 从2004年开始“人人学游泳”到2013年,十年间,69万中小学生参加游泳测试,其中56万人达标,达标率达到85%。昨天从“上海市学生体育工作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了解到,本市体育改革成果显著,而已在高中阶段试点的体育专项改革,在今年9月将逐步推广到小学和初中。 2012年11月,全市17所高中开始试点“高中体育专项改革”:打破行政编班,让高中学生按自己兴趣选择项目走班上课。每天一节体育课整合为每次2节连上的80分钟大课。学生按水平不同,小班化分层学习。课后,以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方式组织比赛或以不同方式展示成果。 市教委“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小组成员高山青表示,改革试运行至今,17所高中的13362名学生参与。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健美操这9个大项又在不同学校被设置成了20个专项、100个项次供学生选择。在专项化教学中,原有的362个行政班被共编设成了593个专项小班。 数据显示,8成以上的学生表示找到了自己的运动爱好,更喜欢上体育课了;近9成教师和校长赞成专项改革;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表示关注、支持这一工作。 试点一年多时间,体育改革工作中遇到主要的难点又是什么?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体育名师徐阿根表示,最大的难关还是设施和教师资源。 “上海目前的学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还是上世纪90年底甚至80年代建造的,很难适应新的要求。”徐阿根说,即使是新建的寄宿制高中,有非常气派的400米标准跑道,室外场地很好,但是能够打篮球、跳健身操的好的室内场馆不够,下雨天有些运动就没办法开展。“寄宿制高中都这样,更不要说市中心老城区的学校了。” 除了硬件,师资品质也是阻碍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的专项改革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文化要求、教学水平要求都很高。“像现在的试点学校中不少老师都是半道中改行,专攻某一项,有点跟不上。” 据悉今年9月,义务教育也即小学、初中的体育教学改革试点也将逐步拉开序幕。根据此前设想,义务教育阶段,应使学生具备跑、跳、投等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体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文章来源:青年报 |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