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济南教育局实行多项举措让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受教
2014-07-12 12:08 来源: 齐鲁网 ![]() 按照市委市府要求,市教育局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总书记要求的具体体现,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济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近五年来,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济就学人数每年以10%左右速度递增。为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要,全市在公办学校共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定点学校82所,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总计9.4万人,占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总在校人数的32.13%,所有孩子均全部实现了公办学校接收。目前,我市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为100%。 济南市教育局实施主要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完善政策,保障工作顺利进展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教育公益性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济南市积极贯彻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部署,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济南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入托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设立济南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学校的决定》等文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取消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就学方面与市民同等待遇。同时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相对就近入学,济南市还采取在外来务工人员务工、居住密集区设立定点学校的办法,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打工与照顾子女两不误。 加大投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 为加强定点学校建设,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在全市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的基础上,济南市教育局又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定点学校发展。2007年至2012年外来务工专项资金投入9748万元,年均增长49.73%;2013年投入达到3990万元。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定点学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济南市外来务工定点学校在全市率先普及了科学探究室的建设,率先实现“班班通”,率先实现了省规范化学校图书配备标准。同时在录播教室建设、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师资培训、学校管理等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给予大量倾斜,基本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人文关怀,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创设平等成长氛围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家庭环境较差、学习知识不系统等问题,我市不断加强对定点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在学生教育、队伍管理、内涵提升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用人性化的关怀点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希望。 一是建立机制,加强定点学校管理。定点学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基本特点,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启动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内涵提升”工程,强化学校管理,提升育人水平,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外来工务人员子女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二是加强关爱,缩短融入时间。济南市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区域不同、习惯不同的特点,采取教师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从思想、学习、生活上给外来务工子女以更多关注和关心;同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于女学习基础差、对济南生疏或不适应的情况,通过同学间的“手拉手、一帮一”等互助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使这部分来自各地的孩子尽快适应、尽早融入。 三是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各定点学校以各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完成学业,从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以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收费、奖励、评优、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同样享受教育系统“爱心助学基金”的资助和政府设立的特困学生救助资金。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鉴于现阶段城乡之间的差别,济南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的基本特点,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市级层面,2012年10月,市教育局在全市外来务工定点学校组织开展了“爱在校园——教育志愿者在行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实际,建立了“四点半学校”,通过招募教育志愿者,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免费为学生提供帮助服务。目前,该项活动已扩展至全审196所初中,417所小学,52所街镇中心小学,73所街镇光全小学。在县区层面,如历下区要求定点学校严格采取混合编班、同班上课的形式实行“无差别教育”;市中区确定使“每一个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都能得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建立“动态学籍管理制度”,实行“随来随建,随走随迁”的弹性学籍管理;槐荫区还专门设计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籍档案卡,实行特殊学籍管理办法,促使学校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积极联系,防止国流动性强等原因造成的学生辍学。 文章来源:齐鲁网 |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