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网络电视台 • 青岛手机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广电 > 台网互动专题 > 小记者大世界 > 最新资讯 正文
扬州:全力守护中小幼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2014-06-24 16:46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不许长发飘飘,做到二次更衣,上班后、如厕后、更换工作内容后都要洗手,每天晨会还要自查是否生病、是否长发、是否脏衣、是否长甲。”“一束发、两换装、三洗手、四自查”,这是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对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必查的“四部曲”。校园餐饮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学校必须保证餐饮的绝对安全。为了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在扬州,像附中东部分校这样的卫生安全严规,每所学校都在行动。

  安全:食堂饭菜校长教师先试餐

  在扬州市竹西中学,每天中午在孩子们进食堂前,当天的值班校领导和下课早的教师都要先于学生进食堂。自2010年起,扬州市政府就发文专门规定,学校值班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每天、每餐、每个品种先于学生品尝或食用由学校食堂或学生餐配送公司提供的学生餐,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卫生状况和质量。这一做法在全省还尚属少见。

  记者了解到,该市各学校在保障食堂饭菜安全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做法。如附中东部分校食堂就要求菜肴不只是有色、有味、有形更要有温。有温就是要烧熟、烧透。食堂专门成立洗碗组,所有餐具由洗碗组独立清洗消毒。严格执行48小时留样制度,严格控制原材料存贮,坚决不使用超保质期原料,坚决不出售隔夜菜。

  质量:想办法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把好幼儿园小朋友的“入口关”是幼儿园卫生安全的大事。在邗上幼儿园,记者看到,上午的副餐是牛奶和点心,牛奶是扬农统一配送的学生奶。在幼儿入口之前,先由保育员检查出厂日期、包装,清洗后加热;然后由教师再次检查牛奶的日期、温度,确保没有问题,再给幼儿饮用。点心是由邗江区实验学校食堂的师傅自己烹饪,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绿色又安全。

  在附中东部分校食堂,学校坚持“对接、索证、质检”三制。对接制就是所有采购原材料,无论荤素,一律实行定点农校对接。索证制就是所有采购原材料供货商证照齐全,原材料所供货提供合格证明。质检制就是由财务人员、厨师代表、厨师长组成的验货小组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价格核对。对变质、发霉、有毒的拒绝接受,就地封存。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不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吃得有营养,有营养才是真正的健康,真正的“舌尖上的安全”。在扬州,每日网上公示菜谱菜价,营养在线讲授营养知识,开展师生调查改进食堂口味,这些已经成为每所学校的自觉行动。

  创新:“农校对接”田头菜直送学生食堂

  前一天下午还在地里的蔬菜,第二天中午就端上了学生的餐桌。这在扬州已经不是新鲜事。去年9月,该市教育部门联合农业合作社,开通了全国首个农校对接配送中心。从首批试点的学校来看,不仅成本降低了,而且食材更加新鲜。配送中心的农业残留检测室更是实施实时监控,做到全程安全追溯。

  今年4月,扬州市教育局又发文,从2014年秋学期起,学校食堂蔬菜采购在扬州市“菜篮子工程”生产单位中选取,实行定点采购,争取“农—校”对接覆盖率达90%。“农—校”对接配送的蔬菜包含蔬菜、肉类、豆制品、调料、粮油、水产品、冷冻产品等多个品类。为了方便学校,记者获悉,配送的蔬菜大部分都进行了初加工,譬如,土豆、茭白全部去皮清洗干净,猪肉按照需求不同,全部加工成了肉泥、肉丝、肉片。

  去年秋学期开始,扬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统一实施午餐“限价令”,每生每餐最低6元,最高不得超过7元,餐费价格不会随菜价浮动而涨价。农校对接后,偏低的进货价格无疑给学校食堂进一步提高学生餐的质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鲁ICP备10203798号-1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