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网络电视台 • 青岛手机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广电 > 台网互动专题 > 小记者大世界 > 最新资讯 正文
周恩来小学作文再现沈阳 曾入选全国中小学优秀作文

2014-06-12 09:37  来源: 新华网

  

        在沈阳市档案馆举行的《沈阳的记忆》展上,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小学作文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篇总理小学时的作文还曾入选当时全国九省中小学优秀作文。

  走近这篇尘封近百年的总理小学时代的作文,记者看到泛黄的纸上写着“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周恩来”。沈阳市档案馆社会宣传处处长孙凯告诉记者,1912年10月,恰逢东关模范学校成立两周年,还是小学生的周恩来写了一篇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篇作文,周恩来在其作文中论述教育对于一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同学其博学乎?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同学其审问乎?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同学其慎思而明辨乎?学矣,问矣,思辨矣,而犹或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自是而非人焉。”还在读小学的周恩来在他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周恩来认为读书切记“求甚解”,要“好问”而不“自用”,“慎思”而又“明辨”,万不可“差以毫厘”“浅尝辄止”“见异思迁”。

  孙凯说,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到奉天,开始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书,同年秋转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周恩来在校两年,“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课成绩都名列前茅,作文尤受老师、同学赞许。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也是在此期间的一次修身课上回答老师提问时说的。

  在这篇作文的结尾处,记者看到当时老师对周恩来作文的评语是:“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孙凯说,评语的大意是表扬周恩来的作文论点扎实,论述流畅,很有逻辑。1913年6月,奉天举办教育成绩展览会,这篇作文被推选为甲等作文参加展出。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收集全国九省中小学优秀作文,集结成《学校国文成绩》出版,周恩来的这篇作文又被收入其中。

文章来源:新华网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鲁ICP备10203798号-1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