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滨州滨城区“十个一”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
2014-06-05 14:30 来源: 滨州市教育局 ![]()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滨州滨城区教育局在全区学校突出抓好“十个一”,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 一是每班每月上一堂法制教育课。推进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考试“五落实”,把法制教育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真正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带入课堂教育教学之中。 二是每生每学期学习一部法律法规。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开展法律启蒙教育,普及法律基本常识,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在中学阶段突出法律知识教育,重点学习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法律知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相关学科每学期至少落实一个法制教育渗透点。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计划中要有“法制教育进课堂”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学科教学特别是教案设计中要注重渗透法制教育。 四是每班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法制主题团(队)会。要通过开展“法律伴我成长”等主题团(队)会,以辩论、表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知法律知识,激发青少年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积极性,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形成法制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五是每生每学期有一件法制教育作品。组织学生创作带有法治文化色彩的法制手抄报、漫画、作文、顺口熘、三句半、小品、歌曲、快板等作品,以此深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六是每学期开展一次法制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法制文艺晚会、法制教育夏令营、紧急疏散演练、图片展览、法律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学法兴趣,增强法制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七是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每期到校举办一次法制专题讲座。各校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开展普法讲座,提高青少年基本法律知识。 八是创建一个“依法治班”的良好氛围。办好法制宣传园地,组织学生中的宣传骨干开辟法制教育宣传栏,形成班级管理制度化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法,并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习惯。 九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切实增强学生遵纪守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 十是打造一个具有法制元素的校园环境。要把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橱窗、建设法制文化作品展示走廊,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形式,大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文章来源:滨州市教育局 |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