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网络电视台 • 青岛手机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广电 > 台网互动专题 > 小记者大世界 > 最新资讯 正文
“屏幕儿童”现象堪忧 委员呼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

2014-01-09 10:48  来源: 本站整理

  与八零后、七零后相比,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孩子们成长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天天趴在电脑和游戏机前的他们少了许多户外活动的乐趣,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呼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注、抑制“屏幕依赖”低龄化这一现象。

  根据调查显示,4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调查中高达97%的未成年人触网,近8成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且每天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高于电脑上网比例。

  有研究显示,经常玩电脑游戏会令孩子血压升高,另外,在屏幕前待的时间越长,孩子就越容易染上不良的饮食习惯。这部分是因为受到电视里播出的垃圾食品广告影响,部分是因为边吃边看电视会让孩子忘记自己吃过什么东西,从而不停进食。

长期暴露于电子设备屏幕前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1岁至3岁间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到7岁时注意力出现问题的几率明显高于幼儿时期看电视较少的孩子。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和心理出现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并且过多地看电视和用电脑,会使得儿童的家庭关系受到损害,并将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孩子看电视时间越多,接触广告的机会就越多,物质化程度也越高。物质化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与家人争执,对父母的评价较低,自尊心也较差。缺乏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孩子们还多数少言寡语,易患抑郁症。

  “屏幕依赖”现象的出现与家庭、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协委员刘文娜认为,政府网络监管部门、消协与软件行业协会,应该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站及网游进行分级,鼓励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应用产品和特定服务。作为电子产品监管部门也要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电脑手机厂商在向未成年人用户出售产品时,必须为监管未成人上网提供便利,如删除网络浏览等功能;作为网络运营商应当为儿童设定网络绿色通道,如为儿童设定特殊的网页导航以及搜索引擎等。

  “对于年轻的家长来说,应该掌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并对其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限制浏览某些内容;同时还要合理安排一些户外活动,通过现实生活降低孩子们对屏幕的依赖,”刘文娜认为,对于过份依赖数码产品的孩子,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做好榜样,过度溺爱或者亲子关系冷漠都可能导致“屏幕依赖”。

  作为教师的政协委员张萍也认为,学校应该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孩子们减少上网时间。学校要倡导老师尽量不要将作业留在网络邮箱,避免使上网成为孩子必做的功课。

  张萍表示,抑制“屏幕依赖”出现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工作责任,只有“学校、家长、社会”三级联动,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预防机制,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促使未成年人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进而有效抑制“屏幕依赖”。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暂无更多页
 

认识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客户服务|合作联系|免责声明|版权说明|网站地图|本地下载|站长统计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鲁ICP备10203798号-1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